茹素者比“食肉獸”健康?

Meet or Veggies

過去有不少研究顯示素食能降低很多疾病的發病率,包括某些癌症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以及肥胖。最近,美國一項大規模醫學研究更揭示,素食能大大減少某些癌症的風險,其中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與對照組相比下降22%。另外,美國有一本書,叫做《中國研究》”The China Study”,作者Joseph Campbell在中國收集數據和案例後,總結吃素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。這本書幾年前非常暢銷,看了它的人,有不少都開始奉行素食。

可是,事實上,食素到底是否真的比較健康?去年,在奧地利有研究發現,素食者的健康質素比食肉者差,易有敏感症,罹患心臟病及癌症的風險亦增加五成。

爲何這些科學研究會有那麽大的出入?

筆者在不同的博客裏看過不少素食者的“自白”,身邊也有不少茹素朋友,他們都是因爲某些理想主義或宗教原因而放棄吃肉的。但是,有些表示在吃素一段日子後,身體終於吃不消,越來越虛弱,但因爲理念上的執著,所以不願意吃肉甚或吃魚。有些就開始問自己:到底爲了一些理念,值得放棄健康嗎?

其中有一篇自白的文章,比較短,很容易看,讓我向大家推薦以下:Yes, I’m Eating Meat To Cure My Chronic Illness

另外,在美國有位麥可拉醫生(Dr. Joseph Mercola),寫過一篇文章,提出《中國研究》這本書的流弊。他指出,書的作者根本沒有看症的臨床經驗,收集的數據也非常片面,科研的基礎不夠紥實。他本身看過很多病人,發現有些素食者病入膏膚,有的還頻臨死亡的邊緣,後來得出一個結論,就是不同的人,身體有不同的需要,在美國,大約有三份之一的人會適合吃素,但其餘的就必需有動物性蛋白質,而在其他國家,這個比例可能會不一樣。

其實,《血型飲食法》的始創人彼得•戴德蒙自然療法醫生(Dr. Peter D’Adamo),其父親,詹姆斯.戴德蒙(Dr. James D’Adamo)自然療法醫生,自1957年執業以來,留意到衆多病人中,有些對素食和低脂飮食反應良好,但某些的情况就不見改善,有些甚至反應惡劣。最後,他得出的結論是,不同血型的人,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健康之道。到了彼得•戴德蒙醫生進入自然療法醫學院進修時,便把這個假設,用科學實驗和研究方法來認證,最後把多年累積的臨床經驗和科研結果,集大成而推出《血型飲食法》。這個飲食法,提倡所有血型都要進食大量蔬菜和適量水果,但A型血的人士就要以某些豆類、堅果、魚和海產等作爲蛋白質的來源;O型則適合以肉類、魚類和雞蛋作爲主要蛋白質的來源;B型除了進食肉類和某些魚類,還可以加入乳類產品作爲蛋白質來源;而AB型吃的則是A型和B型的混合餐單。每種血型人士每天大約應該攝取的營養比例如下:

ER4YT_Montage

 

如此根據個人的遺傳特性而進食,很自然便會達到健康的效果,也不必去猜測到底自己是不是適合吃素了。

當然,因爲宗教原因而吃素的人士,他們的決定應該絕對受到尊敬的。但是,對於長期吃素、健康開始出現問題的朋友,或者他們沒有得到全面的資訊,所以做出對身體有害的決定,那可能是時候三思以下。筆者過去也非常信奉素食的理念,我本身是O型的,幾年前曾吃素半年(而且還是生食),結果貧血、胃酸倒流,痛苦不堪。後來得知《血型飲食法》後,開始吃紅肉,一星期内便把這兩種持續了半年的問題解决了。那時,我終於明白,吃紅肉對我來講是多麽重要。同時,我也看了一本叫做”The Yoga of Eating” (《食之瑜伽》)的書,明白了萬物循環再生的哲理,同時知道在吃肉的同時,如何做出較人道的選擇,那在對得起良心之餘,又能保持健康,真是一舉兩得。

© 除非另外注明,本網站所有文字及圖片的版權均屬《食得型》版主,不得抄襲或盗用。
© Article and photos copyright of 食得型 Eat Right! 2015 (except otherwise indicated).

相關文章導讀:

研究:吃素能大大減少某些癌症風險

茹素者患癌風險增五成

Yes, I’m Eating Meat To Cure My Chronic Illness

The Dark Side of the China Study

The China Study Revisited: New Analysis of Raw Data Doesn’t Support Vegetarian Ideology

The China Study Analysis by Denise Minger

吃肉還是不吃肉?穀飼還是草飼?

血型飮食法背後的科學根據

 

吃肉還是不吃肉?穀飼還是草飼?

筆者認識不少O型的人,因為不同理由不吃肉,或不愛吃紅肉。有些不愛吃牛肉的人,認為它很重“肉味”,而不吃羊肉的,就覺得很重“酥味”。其實,市面上一般的牛肉都是榖飼的,因為牛天生消化不了榖物,所以農塲必需喂牠們吃抗生素,以减少生病的機會;另外又因商人圖利,使用對身體有害的化學生長激素,把牛盡快“谷肥”。所以,這種“工廠式農塲”所出産的牛肉,本身味道就很重腥味,令某些人產生反感。但如果試過草飼紅肉(包括牛、羊),那就可能對“肉”的感覺大大改觀了。

我本身是O型人,過去曾試過吃素半年,結果令我貧血、胃酸倒流,痛苦不堪。後來得知《血型飲食法》後,開始吃紅肉,一星期内便把這兩種持續了半年的問題解决。那時,我終於明白,吃紅肉對我來講是多重要。

事實上,紅肉對O型人提供最佳(top grade)的養份、能量及治病效用。瘦的紅肉為O型人建立肌肉,同時含有豐富的共軛亞麻油酸(conjugated linoleic acid, CLA) 可以幫助燃脂。另外,由於O型人的小腸碱性磷酸酶(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,或IAP) 比其他血型的人都多,所以能够很有效率地消化肉類,而在消化的同時,IAP會從肉的組織攝取鈣質。不講不知,這是O型攝取鈣質的主要來源。

很重要的一環是,如要吃紅肉,必需選擇草飼的,因為穀飼肉不利健康,以下文章便解釋了吃穀飼牛肉對人體的害處:《我不吃穀飼牛

草飼牛肉

草飼牛肉非常瘦,没有太多的油花,但它含有豐富的共軛亞麻油酸,能有效吸收脂肪。

如果因為人道理或宗教原因真的不願吃肉,那也可考慮吃魚,但最好是選擇深海魚;一般淺水魚會有太多的污染物、重金屬和毒素。另外也可吃雞蛋和含豐富奥米加3的種籽,例如亞麻籽(flaxseed)、奇異籽(chia seeds)和大麻籽(hemp seed)。不過,所有“代替品”都没有像草飼紅肉一樣,能為O型人提供上述那些好處。

我有些O型的朋友堅持吃素,由於素食滿足不了其身體對動物蛋白質的需求,缺乏“紮實”的能量來源,所以經常肚餓,要以大量澱粉質來代替肉類,例如用小麥麵粉做的精製食物,或其他對O型有害的蔬菜如粟米、薯仔等,才能獲得“飽肚”的感覺。雖然他們說吃了很多年素都“没有事”,但是這種對O型人最不利的飲食方式,長遠來講,不但會令體重增加,還有可能引致糖尿病、高血壓或關節炎等的慢性疾病,不可掉以輕心。

另外,有很多環保人士聲稱,吃肉會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成份,加劇温室效應。這個說法,其實是一個悟導的假設。為甚麽呢?讓時光倒流150年,看看美國的例子就明白了。當時,工業化的單一栽培農耕方式還未開始,所有牛和大水牛都是吃草的。雖然牛因呼吸和放屁產生了二氧化碳(正如人一樣),但是原始的草原有着非常厚和肥沃的表層泥土,這種泥土助長厚厚的青草生長,所以能十分有效地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,因此,那些牛的碳足跡更本不會應嚮環境生態。到了國家大行其道地推行工業化單一栽培農耕方式,把原來牛和大水牛飼食的草原改造成種植小麥、大豆和粟米的大型農田,逐漸地把肥沃的表層泥土毀壞,令它失去吸收二氧化碳的天然功能。而諷刺的是,這些農作物,大部份都是拿來喂那些在工廠式農塲裏的豬牛家禽,而密集式飼養這些動物的結果,倒頭來就是增加碳足跡。所以如果能由草根開始,鼓勵消費者要求商店出售草飼肉,有一天,越來越多農夫會開始用草飼方式養牛羊,而生態也有機會從新自我調整。以我所知,近年來在美國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吃草飼肉,而以天然草飼方式養牛和大水牛的農塲也有增加的趨勢。可惜,香港根本没有這方面的農業,唯有靠入口。

在香港能買到的草飼牛肉,一般都是從澳洲入口的,而紐西蘭出產的小羊肉,根據當地政府規定,全都是草飼的。每當我提到買草飼肉時,即時收到的反應就是:“太貴了,買不起!”這種想法有點令人迷惑—我花三、四十塊就可吃一餐草飼牛扒,而人家就花同樣價錢到快餐廳吃質素很差的(一般都是大陸入的)牛肉,或者付幾倍的價錢到餐廳吃無益的榖飼肉,那講得通嗎?

相關文章:

我不吃穀飼牛

Grass Fed Beef Can SOLVE Global Warming

Top feature image by cocoparisienne | Creative Commons: (CC0)

© 除非另外注明,本網站所有文字及圖片的版權均屬《食得型》版主,不得抄襲或盗用。
© Article and photos copyright of 食得型 Eat Right! 2014 (except otherwise indicated).